临清贡砖—仿古青砖—青砖——临清市魏湾华建仿古青砖建材厂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4-16

临清贡砖—仿古青砖—青砖——临清市魏湾华建仿古青砖建材厂

<临清砖窑>

  “临清的砖,北京的城”
    “从明初到清末,临清贡砖前后一共烧了500多年。”临清市文化馆的刘晓光说。
    明永乐年间,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(由今南京迁往今北京),用了十多年时间在北京大兴土木,营建皇家宫殿。当时,朝廷派官员和土木专家到全国各地考察建筑用材。朱棣**钦定在临清建贡砖烧造基地。
    有一种说法称,“临清的砖,北京的城”。500多年间,由临清运至北京皇城的贡砖已不计其数。“明清两代修建的北京各宫殿、城墙、明十三陵、清东陵、清西陵等所用的贡砖,绝大多数是临清烧造。”原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马鲁奎说。
    要烧制如此多的贡砖,自然需要很多的砖窑和工人。据刘晓光提供的资料,明清两代,临清境内的砖窑多达数百座,都分布在运河沿岸,而窑工更达数万之多。可以想见,当时的烧砖场面是何等的热烈、壮观!
    据记载,因为京城用砖量很大,朝廷发动全国各地的工人到临清开窑烧砖。当时,官府给每座砖窑划地40亩,**建窑取土、堆柴存坯。砖款由朝廷从国库中拨付银两给窑户(即官窑的负责人)。
    临清贡砖当时由掌管全国工程、制作、水利和交通的工部派出专门机构———营缮分司督造,到了清代,营缮分司被裁改,临清官窑改由地方官府监办。贡砖烧好以后,在临清经检验合格,用黄裱纸封裹,搭船运至天津张家湾码头,再经检验,然后经陆路转运京师。
    而当时兴盛的贡砖制造业,也给临清带来了数百年的繁荣。但到了清末,伴随着朝廷的腐败和衰落,临清贡砖渐渐“失宠”,贡砖制造业也逐步走向衰败